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黨員先鋒隊支援仙游縣榜頭鎮。陳建飛 攝
楓亭鎮蘭友社區,黨員先鋒隊給群眾發放口罩。黃明華 攝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仙游縣聚焦黨建引領、夯基惠民,用好末端組織體系建設成果,充分發揮黨建網格治理優勢,筑牢聯防聯控、克疫制勝的銅墻鐵壁,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 一支支戰疫工作隊星夜趕來,支援仙游疫情防控。 一名名黨員挺身而出,不畏艱險守護家園平安。 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個戰斗堡壘,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面鮮紅旗幟。 連日來,各級黨組織把戰斗堡壘筑在仙游抗疫戰場上,各位黨員亮身份、見行動、作貢獻,帶頭參與志愿服務,服從村居組織安排,主動參與政策宣傳、隔離管控、秩序維護、排查登記、核酸檢測、服務群眾等工作,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疫”聲號令 吹響“集結號” 疫情再現,仙游縣吹響同心戰疫“集結號”。 534個臨時黨支部、821個黨員先鋒崗和先鋒隊,帶動17147名黨員志愿者加入疫情防控,壓緊壓實“四方責任”,織密織牢基層防控網絡,在社區一線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銅墻鐵壁。 此次,仙游縣總結去年疫情防控、創建“無疫”系列和基層治理經驗,創新“黨建工作+基層治理+疫情防控”的“五長”(即鄉鎮指揮長、村居網格站長、網格長、單元長、戶長)工作模式,建立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單元長(黨員代表、黨員聯系戶)的組織體系,形成村(社區)建“黨建+”鄰里中心、小區建睦鄰客廳、網格建議事廳、單元建議事角的功能布局。 全縣325個村(社區)劃分1716個網格、10796個單元,建立26個鄰里中心、131個小區黨支部、309個黨員樓棟長、樓道長、街巷長,逐步推動黨組織建在小區、樓宇、網格中,治理作用發揮到單元、家庭里,打通基層治理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以最嚴格的標準把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網格站長、網格長、單元長熟悉村情、直聯群眾,他們開展“地毯式”排查、“覆蓋式”宣傳、“閉環式”管控,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觸角延伸到最小單元,疫情防控措施覆蓋到戶、落實到人。 把鄰里中心作為區域防控統籌調度中心,把小區“睦鄰客廳”作為疫情防控人員召集、物資集散、卡口管制、信息傳遞等平臺,把網格議事廳、單元議事角轉變為核酸采集點、防控宣傳點、信息傳遞點,集中處置防疫信息,最大限度發揮治理體系的戰“疫”功能。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五長”隊伍充分發揮一線“配送員”“宣傳員”“服務員”作用,全力服務保障群眾,讓居家群眾安心、隔離人員舒心。 村(社區)組建“紅色代辦服務隊”,梳理群眾需求清單,及時對接永輝、大家樂等23家商超,采購后由村(社區)干部、網格長、單元長聯合黨員志愿者,一對一、點對點為群眾配送生活物資,以及提供購買藥品、臨時就醫等“點單式”服務,保障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 針對840名被隔離學生無法上網課問題,組織網格站長、網格長、單元長、戶長入戶收集手機、逐級消毒,由鄉鎮指揮長指定專人逐點配送,協調移動、聯通、電信等運營商免費贈送20G流量,確保“停課不停學”,做好孩子的“護航人”。 “疫”不容辭 守好“責任田” 紅帳篷支起來,黨旗揚起來,巡邏車開出來,大喇叭響起來,廣大黨員步履匆匆奔赴疫情防控一線,用滿腔熱忱書寫戰疫必勝的決心。他們為戰疫注入“硬核”力量,讓鄉親們放心、安心。 鯉城是仙游縣人口最多的街道,疫情發生后,1000多名黨員志愿者聞令而動,投身17個社區、村的40多個核酸檢測點,當起防疫“排頭兵”。 在洪橋社區各核酸檢測點,黨員志愿者有序組織群眾排隊進行核酸檢測。社區黨員林宇康已持續多日每天十幾個小時在一線抗疫。他說,作為一名黨員,又是社區工作者,疫情突發在身邊,更應該出來作戰,希望大家都能配合,一起早日戰勝疫情。 “社區很多黨員自愿報名來當志愿者。”在龍泉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黃景平說,該社區有兩個核酸檢測點,分別是龍泉小學和龍泉安置房,每天采集5000多人,黨員配合社區,提高了檢測效率。 在鯉南鎮,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主動到所在村(社區)報到,帶頭加入疫情防控,在封控區嚴格執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在管控區做到“人不出區,嚴禁聚集”,在防范區做到“不離仙、不聚集、不聚餐”,通過“守家門”幫助“守邊界”。 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社區、鎮街黨員奮戰“疫”線,各個單位、部門的黨員也當仁不讓。 仙游縣檔案局號召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共同抗疫。3月19日以來,該局局長曾朝霞帶領黨員干部進駐蜚山社區,冒著風雨,逐個查看卡口勸導情況,嚴守社區出入卡口,當好“守防人”。黨員志愿者陳俠、柯江云、蒲惠萍趕往瑞峰方艙,加入志愿服務,他們沖鋒在前、甘于奉獻,詮釋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新風貌。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仙游各地黨員眾志成城、同心協力,在緊要關頭站得出來、頂得上去,引導廣大群眾堅定信心、共度時艱,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護網”。 “疫”往無前 沖鋒“主戰場” 3月20日晚,26個市直單位445名黨員干部,組成74支戰疫工作隊,連夜趕赴仙游,對口支援鯉城街道、鯉南鎮、榜頭鎮的74個村(居)疫情防控。15支“1+1”駐鄉鎮戰疫工作隊也先后啟程,到崗開展防疫工作。 派駐的黨員干部“疫”往無前,與當地群眾同舟共濟,涌現出眾多感人事跡。 市城市管理局25名隊員,分成4組,由局領導帶隊,分赴鯉城街道龍泉、白塔、金井、玉井等社區。3月22日,雨不停歇,信息采集員不足,市城市管理局駐金井社區抗疫工作隊組長林存華發動志愿者積極參與,劉劍武、林鶴自告奮勇,在雨中協助醫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隊員黃超鵬患有腰椎間盤突出,仍冒雨在金井小學大門口維持排隊秩序。 3月22日上午8時,細雨蒙蒙,榜頭鎮新鄭小學里,當地村民在市市場監管局派駐榜頭鎮新鄭村工作組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的引導下,進行全民第三輪核酸檢測。3組醫護人員一個上午便完成全村2700多名村民的核酸采樣。 一聲召喚,使命必達。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前后抽調3批共230名醫護人員支援仙游,成立了3個抗疫支援隊臨時黨支部,醫護人員足跡遍布鄉鎮、街道和偏遠山村,為留守老人、行動不便人員上門核酸檢測,用實際行動踐行醫者的使命和擔當。 黨建帶動團建,莆田學院音樂學院成立一支30多位師生組成的“藝”齊加油線上志愿服務團,對私立一中初三和高中三個年級的學生進行線上互動服務,他們收集學習資料,發送群里供學生們下載分享,倡導同學們隔離期間勞逸結合。 “疫”線顯擔當的,還有駐村書記。在游洋鎮,10名駐村第一書記聞令而動,迅速轉換為抗“疫”書記。市派駐游洋鎮天馬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鄭屹峰為居家隔離人員送折疊床。市派駐游洋鎮石里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戴誠忠協助醫護人員開展核酸檢測。 市派駐游洋鎮里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林永華到農場落實中高風險地區返仙人員健康管控情況。各駐村第一書記堅守一線、主動作為,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在仙游第二故鄉,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疫情防控“責任重于泰山”,仙游縣將持續夯實基層基礎,用“紅心”服務“民心”,筑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