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萬鑫高性能硅鋼項目
忙碌施工
設備安裝
木蘭大道和仙港大道互通 蓋尾鎮,是仙游的交通、經濟重鎮。充分發揮日益凸顯的區位、交通、腹地資源、產業基礎等優勢,該鎮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全面推進木蘭大道宜業宜居示范帶、產城融合示范帶建設,全力“開創產城融合新格局、打造宜業宜居新蓋尾”。 ◆項目建設 助推經濟提質 走進正在建設中的木蘭大道三期蓋尾段項目建設現場,只見全線路基已初顯雛形。木蘭大道三期蓋尾段起點為仙潭村,終點為石馬村,被譽為仙游的“黃金通道”,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連接仙游城區和周邊鄉鎮。 當前,蓋尾鎮正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主引擎,乘勢而為,順勢而上,持續以木蘭大道為發展軸,串聯東西片區,逐步形成以莆永高速、木蘭大道、仙港大道、G356國道、華社線等為便捷的交通干線,充分挖潛產業動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位于蓋尾鎮仙港大道南側的仙華片區內,新萬鑫高性能硅鋼項目正在有序進行設備安裝。該項目總投資10.33億元,投產后,具備年產6萬噸HIB和6萬噸硅鋼薄帶的能力,產品廣泛應用于高等級變壓器鐵芯、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及風電、太陽能逆變領域。 視線再轉到蓋尾鎮瑞峰工業園區,只見園區內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園區主干道瑞峰路、云峰路、瑞園路、瑞峰大橋全線開通,瑞峰主題公園、瑞峰排洪渠等11個項目完成建設,縣第四實驗小學、幼兒園投入使用,蓋尾衛生院瑞峰分院投入試運營,仙游電子信息產業園、紫京新能源等一批產業項目相繼落地。 以縣委“1299”工作方案為抓手,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電子信息、新材料、機械制造為主導產業,做大做強“一鎮一業”,蓋尾鎮正著力打造城郊型特色的現代化城鎮。 ◆留住鄉愁 拓展農村文旅 前連村堪稱古建筑藝術的“博物館”、文物古跡比比皆是,明末清初依次修建的“丁”字型古民居群是該村的標志性建筑。 深挖“古文化”,助推鄉村振興。該村對古民居9棟建筑物進行恢復及保護性設計,恢復古民居門前大堂、圍欄、溝渠面貌,以保護為主,拆除或改造部分歷史遺留不協調建筑物,施行古民居掛牌,定制特色燈具,配套綠化工程,提升古民居立面風貌。 2019年,該村黨組織牽頭由村集體對古民居門前220畝農田統一流轉,用于打造“古民居+田園觀光綜合體”旅游項目。此外,村黨組織積極引領由本村“新鄉賢”成立鄉村振興基金會,用于后期旅游開發,走出一條“農村文旅”的新業態。 蓋尾鎮大力推動黨建引領“一二三”產業發展,因“村”制宜抓好鄉村振興。新窯村,保留傳統技藝和作坊,生產定制類藝術品,吸引年輕人接過非遺傳承接力棒,讓傳統土陶煥發生機。瑞溝村在運行模式成熟的條件下,分別在沈坑魁斗山、嶺頭尾種植油茶100余畝,讓農業種植既成為綠色發展、生態文明的支柱性產業,也讓“荒地”容光煥發為詩意的大地。 此外,結合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依托龍紀寺3A國學文化傳承風景區、興化第一山、木蘭溪防洪工程,發展旅游觀光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惠民利民 增進民生福祉 近年來,蓋尾民生福祉持續提升、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就在不久前,蓋尾鎮后山村東石線通車了。起點為石馬村,終點至東許村。這條路開通了以后,給后基點6個村的群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近年來,蓋尾鎮開通農村公路115公里、拓寬改造62公里、增設路燈1450盞、中央護欄升級改造7.318公里,完成石馬新橋維修等;新建垃圾壓縮站1座,建設集“法治”“文化”“文體”于一體的蓋尾村綜合廣場,后井水廠、蓋尾水廠建成并投入使用。引導發動各村(社區)成立教育基金會21個,資金累計超過4000萬元…… 此外,堅持標本兼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堅定不移抓好木蘭溪流域保護與綠色發展三年行動,扎實推進芹林溪、瑞溝溪小流域治理,進行河道清淤清雜,建設河道護坡,打造水清岸綠河道;全力推進污水管網建設,實現污水管網建設全覆蓋、污水零直排,切實提升木蘭溪流域水質。有效推進木蘭溪防洪工程杉尾至仙潭段、蓮井至湖坂段建設,切實構建“一溪兩岸”山水格局,讓群眾休閑有了好去處。全面融入縣域旅游,建成顏值靚、氣質佳的生態文明示范鎮。 接下來,蓋尾鎮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發展后勁。以木蘭溪為中心紐帶,東西分別布局蓋尾小微企業園和斜尾小微產業園兩大平臺,打造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南部以省縣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前連村、湖坂村、蓮井村為著力點,重點挖掘前連村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古民居資源優勢,以點帶面輻射沿線村居,因地制宜結合各自產業優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北部重點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發展旅游觀光產業。逐步形成一溪兩岸,東西并進,南北融合的發展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