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風好家具
紅木經典,傳深情更傳家風。夾雜著家文化所表達的情感,似乎只有紅木才能更長久地將之承載與流傳。當紅木融入生活,生活就有了美好的印記。當時光老去,紅木會依然鮮活。當生活喧囂,紅木家具用它的溫度與態度,依舊在平凡中更具魅力更吸引人。 如果說有哪一個物件能夠將包含著“家”的愛與風氣流傳下來,仰古軒·好家風家文化生活館的創始人楊衛民認為是“紅木家具”。紅木家具作為人們日常的生活起居所使用的器物,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和家的變遷,慢慢浸染了家的味道與家風文化的氣息,是最具有家庭親情傳承的紐帶。 作為中國紅木行業首創的家風家訓企業博物館,楊衛民一直致力于打造中華好家風傳承教育場所,于2019年開始了仰古軒·好家風家文化生活館的籌劃。“如何讓家風家訓文化融入當代中國紅木家具的創新設計中去?”是他一直鉆研和思考的方向。 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一件上好的紅木,它歷經幾代人的熏陶與打磨,在漫長時光中悄無聲息地積淀,在一代代新老更替中散發著古老睿智的氣息。在楊衛民看來,每件紅木家具都在述說著中國的家風歷程,紅木家具可謂是中華禮儀的縮影,讓“家”找到了傳承情感的歸宿,薪火相傳,鞭策著一代又一代。 而有這層次的見解,可能跟他的另一個身份息息相關,那就是古建筑物收藏者。 在仰古軒·好家風家文化生活館里,陳列著祠堂、書院、書房、藏書柜、屏風、楹聯、匾額等,內容有崇德志道、耕讀勤儉、立身處世、勵志名言等家風家訓文化,以收集來的各地民間實物載體,多樣化展示我國古今優秀的家風文化。這些都是楊衛民20多年來的收藏品,楊衛民說,自己年輕時,就跟老師傅學習,可能是一直跟文物打交道,所以對文物有著深厚的感情,這也為他打造自己的紅木家風文化生活品牌奠定基礎。 “每一件好的紅木家具都有自己的獨特個性與魅力,訴說著各自不同的故事。”楊衛民說,因為工匠出身再加上古建筑收藏者這一層身份,所以他了解從一塊木頭到家具的所有工序,也積極參與到家具制作中去,這樣才能得到他想要的品質紅木。 洗凈鉛華,務實求真,紅木能夠在無聲處洗滌人的靈魂。紅木與其它木頭最大的區別不僅是木頭,而是文化。楊衛民笑著說道,未來自己將帶領整個企業團隊朝著自己心中的3.0文化智慧時代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