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仙游縣園莊鎮義路村通過建強基層組織、優化治理體系、大力發展鄉村產業、整治人居環境的“義路模式”,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義路村屬于市際邊界村,與泉州洛江區交界,是革命老區基點村之一,閩南話、莆仙話兩種語系共存,全村近3000人,有興龍宮、三界亭、榕泉公園、革命老區聯絡站、樓坑寨革命老區訓練場及戰斗地等人文景觀。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自去年9月仙游縣紀委監委下派干部曾清中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以來,該村強化基層組織建設,著力強基礎、補短板、增動能。在選優選精強班子基礎上,持續開展“五星黨支部”創建活動,注重以黨支部為圓心,以黨員為半徑,畫出鄉村振興最大同心圓。該村不僅全面提升村兩委班子履職能力,還以創建黨員“初心使命指數”管理試點村為載體,整合村部辦公場所及村老協會場所,進行修繕設計,建設標準化支部、黨員活動室、四星級老人幸福院、福農驛站、調解室、網格中心、兒童婦女活動中心等,點燃了鄉村振興“紅色引擎”。 該村以被列為壯大村集體經濟扶持村為契機,將專項資金采取入股分紅的形式增加村財收入,如以村經濟合作社的名義投入獎金20萬元入股縣供銷社,在義路村建設線面標準化生產車間,由縣供銷社負責產銷,增加村財收入的同時,促進在家農民就近就業,增加村民收入。 該村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專項行動,著力建設一批符合村民意愿的民生工程項目,全面提升村莊總體風貌。采取財政資金補一點、幫扶單位出一點、鎮財政配套一點、村集體擠一點的“四個一點”方式籌集資金,目前已完成池后榕泉公園一期建設、池后自然村農用步道修建工程和半嶺、池后片區污水管網鋪設以及田間(溪岸)擋土墻建設工程。該村還積極創建省級森林村莊,已在主干道兩側種植花木300余棵,近期將再種植200余棵櫻花樹,打造亮麗的村道景觀。 為激發治理內力,煥發治理活力,該村還重新選舉成立紅白理事會,修改完善村規民約,研究殯改和婚嫁工作,理事會成員、村兩委干部和黨員在移風易俗上率先垂范,遏制了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風,村民逐漸養成節儉、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社會和諧穩定,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不斷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