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縣石蒼鄉潭頭村村干部和幾名村民圍坐在單元長王玉清家的“金線蓮庭院”中,話家常、集民意、謀發展,一場別開生面的“庭院議事會”就此展開。 “由于村民有喜歡圍坐嘮家常的生活習慣,我們在黨員骨干家搭建‘黨建庭院’,打造集政策宣傳、民主議事、服務群眾等于一體的黨建工作微陣地。”潭頭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王斌華說,潭頭村通過召開“庭院議事會”,集中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目前,已協調解決道路硬化、溪岸砌筑、衛生管理等各類實事上百件。 去年以來,石蒼鄉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聚焦農村庭院這一村民聚居基本單元,積極探索“庭院黨建”模式,將黨建觸角延伸到村民家門口,暢通基層組織毛細血管,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 針對鄉村熟人社會特點,石蒼鄉立足資源稟賦、文化風俗,并結合產業基礎,因地制宜打造“金線蓮庭院”“油茶庭院”“紅團麻糕庭院”等7個主題庭院。由黨性強、素質好、威望高的黨員、鄉賢等作為庭院長,明確政策宣講、民情收集、矛盾調解、鄰里服務及結合庭院實際創新開展工作的“4+X”職責。將建制村劃分為若干個黨小組對口聯系庭院,成立黨員服務團,協助庭院長開展黨員管理進院落、政策宣傳進院落等“六進”院落工作,構建“黨支部—黨小組—黨建庭院—黨員服務團”四級服務體系。 石蒼鄉黨委組織委員陳進介紹,鄉里對“黨建庭院”實行統一掛牌,公示庭院長信息,庭院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民主議事規范”,引導規范村民行為,形成良性基層自治氛圍。同時,推行“活動議題大家提、活動方式大家議、活動內容大家定”民主協商機制,利用晚間7點到8點舉行“庭院議事會”,聚焦村民關心關注的問題,常態化開展院落議事。 目前,7個主題“黨建庭院”均設立紅色郵箱,并在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置紅色郵局。每個郵箱由一名黨員志愿者和一名群眾志愿者擔任紅色郵遞員,村民可將相關訴求、建議等通過信件或紙條方式投入郵箱,由紅色郵局負責對各郵箱信件進行分類處理,實現“院事院解決,民事民商量,服務共推動”。 為推動“黨建庭院”有序規范運行,石蒼鄉選派“庭院黨建指導員”,并建立巡訪制度,保障民意直通直達;通過“庭院村民自主籌集+鄉村項目資金補貼”方式,完善院落基礎設施,保障庭院高質量運轉;聘請致富能手、田間秀才、能工巧匠等作為“庭院學堂”講師,提供生產技術培訓,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