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相鄰”警務室打造群眾家門口的派出所。
振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人員在花卉基地種植。 仙游縣度尾鎮深入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發揮生態資源、特色農業優勢和“藝雕之鄉”集聚效應,加快完善功能、做強產業、集聚人氣,打造區域中心鎮、產城融合示范鎮。 春暖花開時節,地處木蘭溪上游的度尾鎮花紅水綠,生機盎然。 一年之計在于春。度尾鎮聚焦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打造省級藝雕特色小鎮、省級特色農業大鎮、全域生態旅游名鎮、省級數字電商重鎮,強化強組織、硬作風、勤服務、增活力“四項保障”,播下春天的希望。 持之以恒抓實“一個引領” 2月20日,度尾鎮洋坂、中岳、劍山等3個村21名人員在藝雕智慧產業園“柚相鄰”區域治理中心,接受聘任書,啟動村居群眾矛盾糾紛群英斷事模式。 群英斷事模式由群眾自行參與社會治理、矛盾糾紛調解等,成員從全鎮各村居中選拔熱心公共事務、口碑好、辦事公道的黨員、離退休干部、企業家、老協會會員等,經鎮村居兩委研究確定。目前,全鎮共成立20個群英會,促進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當地。 作為文旦柚主產區,為更好服務果農發展經濟,今年初,洋坂村、中岳村、劍山村成立了“柚相鄰”警務室黨支部,設立百姓說事室,通過“事件來源整合、統一事件分類、精準調撥調度、多級聯動處置、全程考核評價、設置分級權限、信息數據導入”等七大運行步驟,使問題全閉環高效處置。開春以來,該警務室調解矛盾糾紛25件,化解率提升20%,日清日結率98%。 在實施“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工程中,度尾鎮加強基層治理陣地建設,通過整合資源,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管理。全鎮各村(社區)設立“解憂工作站”,讓群眾的“話”有處說、“事”有人理、“難”有人幫,確保合理訴求就近回應、就地解決,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 “我們把全鎮基層治理涉及的事件錄入平臺,縣基層治理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對事件處置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度尾鎮黨委書記陳鎮洲說,立足村情實際,梳理群眾需求,創新工作機制,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該鎮建立完善“日分析、周會商、月總結”工作機制,提升為民服務質效。 堅定不移打造“四大名片” 在藝雕智慧產業園的天貓(仙游)直播基地,幾十名主播在各自直播間,向全國網友推介紅木工藝品,線上互動連連,訂單不斷。 度尾鎮有藝雕生產經營企業2000多家,從業人員4萬多人,是省內規模最大的藝雕小件產品交易集散中心。該鎮創新紅木工藝品營銷模式,相繼落戶天貓(仙游)直播基地、抖音電商仙游直播基地、仙游好貨(農特產品)共享直播基地等,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消費者在抖音上下單后,商戶把待售的產品帶到我們運營中心鑒別,出具產品備案證,讓消費者購物無憂。”地處海峽藝雕旅游城的抖音電商仙游直播基地擁有BIC質檢倉儲一體化運營中心,最大亮點是提供鑒定服務,為商家直播的貨品把關。 立足農業特色產業,度尾鎮還建成全縣首個仙游好貨(農特產品)共享直播基地。整合全縣農特產品資源,搭建農產品展銷平臺,通過淘寶、抖音、快手直播等,向消費者直觀展示仙游好貨,打響全縣農特產品品牌。 下一步,該鎮將引進一批平臺型龍頭企業和跨境電商服務企業,建設工藝美術、特色農產品等電商產業園。同時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由高校輸送電商專業人才,電商企業提供實習崗位,開展實操培訓,打造省級數字電商重鎮。 該鎮充分發揮度尾“中國藝雕收藏文化名鎮”“木雕藝師搖籃”的區域優勢,以海峽藝雕城、藝雕智慧產業園為支撐,以度尾·大濟木制工藝品微集群小微產業園為平臺,不斷壯大國家級、省級工藝大師儲備隊伍,推進紅木工藝產業智能化、專業化、規范化生產,叫響“李耕故里·藝雕”品牌,打造省級藝雕特色小鎮。 加快打造省級特色農業大鎮,持續做大做強文旦柚特色農業產業,對30年以上的柚樹公開掛牌認證,建設文旦柚品檢中心,設定官方指定產品,推動文旦柚“論斤賣為論個賣,線下賣轉線上賣”。積極對接福建省閩中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打造果蔬深加工產業園,將文旦柚新樹、下果等研發成果脯、柚茶、罐頭、糖果等產品,并利用其葉、根、柚皮配中草藥精制成食品,提升果品附加值。 眼下,該鎮正在規劃建設鄭紀文化園,在洋坂、中岳、劍山、帽山打造文旅融合區,以藝雕智慧產業園、海峽藝雕旅游城、洋坂工藝一條街為平臺,帶動文化創意、工藝旅游。此外,在度峰、圣山、東峰、礪山4個村打造一條“山間奇楠沉香、田間川芎藥材、千畝創意花卉”的產業旅游示范帶。規劃建設木蘭溪流域幸福河湖,增設夜市廣場,打造集鎮美食街,設立兒童公園、自行車驛站,配套移動木屋、山水步道以及游樂設施等,打造一條“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濱溪旅游帶。 群策群力強化“四項保障” 度尾鎮圣山村地處木蘭溪上游盆地,前不久,該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入選2022年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典型案例。 政府主導推動、黨員引領拉動,圣山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找資源、謀出路、籌資金,在強化要素保障下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圣山村生態資源良好,該村利用當地優勢,在山地及山坡雜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打造花卉、奇楠沉香、火龍果、文旦柚四大特色產業。聘請專家教授和外地有經驗的“土專家”作為農業生產基地客座教授,邀請黨員技術能人和管理能人作為基地技術先鋒,通過專業力量傳經送技,實現基地增效15%-20%。 強組織、硬作風、勤服務、增活力,當前,度尾鎮正發揮生態資源、特色農業優勢和“藝雕之鄉”集聚效應,群策群力強化“四項保障”,助推鄉村振興。 在強組織上,該鎮抓好“一支部一品牌”工程,不斷提升黨建品牌影響力、輻射力和創造力。開展“三轉四提五比”(思想上轉觀念、行動上轉作風、工作上轉方式,思想提神、能力提高、工作提速、效能提升,比思路、比實績、比能力、比作風、比作為)活動,激發全鎮干部干事創業精氣神,以更大的勇毅氣魄去闖、更大的格局智慧去創、更拼的作風勁頭去干。 在硬作風上,建立“四美”(最美網格長、最美單元長、最美志愿者、最美調解員)、“四榜”(好人榜、勤學榜、鄉賢榜、孝親榜),激勵群眾向善向上。 在勤服務上,全程跟蹤服務重點項目,緊盯項目謀劃、評估立項、開工入庫、施工建設、投產竣工等關鍵環節,及時協調解決問題,以優質服務提高在談項目的落地轉化率,推動在建項目盡快投產達產。實施黨建文化、道路提升、路燈建設、農田水利等33件村級為民辦實事項目。 在增活力上,啟動專項債券項目儲備,聘請規劃設計顧問、發展顧問、專業中介公司,科學謀劃項目。用好用活現有優勢資源,深化資源余缺對接,盤活國有資產、閑置廠房,整理規劃土地資源,以地引商,以商引商,讓政策走出去,讓項目引進來。 鄉村振興與產城融合交相輝映,一幅氣勢恢宏的產城融合畫卷在度尾鎮徐徐鋪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