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縣委常委會開展主題教育現場教學。 鄭文潔 攝 仙游縣供銷合作社與福建盼盼集團等簽訂購銷協議。 鄭志忠 攝 仙游縣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以綠色高質量發展成效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秋意漸濃,仙游縣掀起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在這片文化積淀豐厚的土地上掀起熱潮。 仙游縣委書記、縣委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吳文恩指出,全縣各級黨委(黨組)要提高站位、提升認識,切實增強開展主題教育的自覺性、堅定性。要錨定目標、聚焦重點,切實找準開展主題教育的切入點、著力點。要統籌協調、科學推進,以科學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把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貫通起來,切實提升開展主題教育的精準性、實效性。要加強領導、壓實責任,切實提高開展主題教育的執行力、落實力。 用鄉音傳遞“黨音” 仙游縣現有基層黨組織1127個、黨員47011名,黨員占人口比例接近4%。如何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如何讓人民群眾真正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并使之轉化成為指導實踐的思想武器? 仙游縣委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重中之重,圍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堅持理論宣講的內容既要“頂天”又要“立地”,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職業、不同地區的群體,選擇不同的內容,將規范性的文件變成富有“百姓味”“時代味”“真理味”的生動講述,讓人民群眾坐得下、聽得進、弄得懂、記得牢,實現入腦入心。 縣處級領導結合調研工作帶頭深入基層一線講理論、送政策,帶動全縣各級領導干部結合自身實際深入開展宣講活動,今年以來深入開展各類宣講活動400場次,受眾超1.2萬人次。 縣、鄉鎮(單位)兩級組建48支理論宣講員隊伍“福小宣·仙講隊”,按照“村民要什么,我們講什么”的思路,利用鄉村戲臺,通過快板表演唱、莆仙小戲、贊句、有獎問答等精彩親民、接地氣的節目,將理論宣講融入文藝作品,把理論“唱出來”“演出來”“展出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貼近生活的實例將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民生保障、強村富農、人居環境整治等鄉村振興政策和黨員群眾關心關注的內容講活講透。 為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10月13日,仙游縣舉行“講理論悟思想話擔當”理論宣講比賽。比賽中,選手們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故事講使命擔當、論家國情懷、談發展成就、頌時代精神,抒發對黨和人民的無限熱愛,充分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理論學習盛宴。 10月17日,大濟鎮在尾坂五座厝聯絡站舊址,開展主題教育現場學習活動。全體機關黨員、各村(社區)支部書記參加,通過實地參觀、現場教學、交流研討,踐悟革命初心,凝聚奮進力量。該鎮鎮長鄭國理領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大家圍繞大力傳承“四下基層”優良傳統,以木蘭溪綜合治理和縣委“1299”工作、“1021”工作機制為總抓手,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縣主題開展研討,聯系工作實際,帶著問題討論、迎著難題求解,進一步找準大濟綠色高質量發展的路徑。 用新風涵養民風 9月21日,仙游縣委常委會主題教育第一次讀書班開展現場教學活動。讀書班全體成員來到木蘭溪防洪工程奠基點、木蘭溪治理展示館等現場教學點,實地感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在學思踐悟中筑牢初心使命、砥礪擔當作為。 在上宮支部舊址,參加人員跟隨講解員一起回顧閩中革命歷史,追尋先輩足跡,深刻感悟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真摯的為民情懷,在學習黨的光輝歷程中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在天馬古村落,讀書班全體成員認真聽取了外石門古街、天馬古厝的村落保護和活化利用情況介紹。大家紛紛表示,將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突出產業振興和鄉村建設,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分類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以天馬古村等為示范點,先行先試、以點帶面,推動形成一批能復制、可推廣的樣板模式。 該縣還采取書記講黨課、專家講理論、現場講案例、交叉講經驗等方式,精心辦好縣委常委會第一次主題教育讀書班,激發學員們以學促干的熱情,立志在產業發展新賽道、“一心兩翼八園”產業發展空間布局、“五回一新”政策、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續發力,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仙游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立足產業基礎和文化基因“兩基結合”,仙游縣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宣傳載體、宣傳陣地。建設鄭僑、蔡襄、葉颙、鄭紀、李耕、文廟等特色文化產業園,打響名人文化IP。今年以來,全縣新建村史館11個,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健全完善村規民約,以精神文明賦能宣傳陣地,推動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形成。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仙游縣發揮紅色教育資源、黨性教育基地、新思想現場教學點等基層陣地作用,緊扣群眾關注的理論困惑和熱點問題展開宣講,將黨的理論政策“滴灌”在群眾心田上。 用真心換取民心 黨員干部深入村居,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把脈問診,通過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用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檢驗主題教育成果。 連日來,仙游縣以擂臺賽、現場會的形式,推動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創新“1+2+N”校地結對共建機制,全縣12個鄉鎮與福州大學等10所省內高校建立實習實踐、創新創業基地;邀請臺灣鄉建鄉創等團隊為北部山區鄉鎮編制“多規合一”規劃。 縣直部門力量下沉、與屬地政府協同聯動,推進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訪“百日攻堅”行動落地見效。縣里出臺《基層治理共建共享激勵評價工作方案》,量化指標形成“六好六無”百分制評價標準,同步建立鎮村兩級積分兌換超市。目前共評選“星級戶”9701戶、優秀戶長2802名、優秀單元長1198名、優秀網格長288名,發放價值352.09萬元的獎勵,逐步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 金秋正是柚子上市時節,作為“中國文旦柚之鄉”,度尾鎮把主題教育同中心工作統籌起來,把黨員干部受教育與群眾得實惠結合起來,在“柚相鄰”共同富裕先行先試示范片區舉辦文旦柚電商直播培訓會,培訓果農80余人。 重陽將至,度尾鎮創建柚相鄰智慧康養服務中心,以公益照看、互助康養模式,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在洋坂村創辦長者愛心食堂,70歲以上老人免費就餐,實現集體經濟普惠群眾,共惠及510余位老人。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郊尾鎮大力弘揚“四下基層”的好思想好傳統好作風,堅持問題導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護好生態環境,造福群眾,切實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強大動力。開展河域藍線范圍生活垃圾摸排,清除河道堆積垃圾20處、生活垃圾收集點3個。 下一步,仙游縣將持續完善主題教育工作機制,在推深做實上精準發力,不斷創新學習形式、滿足黨員多樣化學習的需求,確保“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持續升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