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縣委書記吳文恩帶領縣文旅局、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菜溪鄉開展“入村解難、入企解困、入戶解憂”特色實踐活動,傳承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扎實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縣領導沈國林、賴宇貞參加調研。 在象星村,吳文恩調研古厝群保護利用工作。他沿著村間小路,實地察看岳氏古厝群。據了解,岳氏古厝為土木結構,以生土為主要建筑材料,精心夯筑而成,建筑墻壁較厚,具有較強的抗震能力。目前委托福建理工大學師生團隊對該片區進行環境改造提升,著重對傳統古建筑活化再生,打造獨具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的鄉村古村落新標桿。 吳文恩來到象星村集鎮區,調研菜溪供銷古街提升項目。他實地察看這條約300米長的供銷文化街區,聽取設計團隊介紹盤活利用供銷舊址,改造提升村落風貌的計劃;通過“供銷+”新媒體、研學營、體驗館等多種形式,打造全國首個供銷文化主題街區的設想。 吳文恩還登山察看張莊油茶古茶樹園,到潯陽油茶專業合作社看望種植大戶岳毓清,參觀茶油生產加工廠,了解岳毓清帶頭以股份制形式,集油茶良種培育、生產過程、收成加工、產品銷售于一體的合作社經營模式,要求創新思路、創新機制、創新方法,激發油茶產業發展新動能。 在溪邊村,吳文恩入戶慰問脫貧戶黃春花,以“拉家常”的方式與他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他的家庭情況、健康狀況、子女就業和生活開支等情況,詢問他目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囑咐當地干部幫助黃春花一家解決實際問題,繼續做好幫扶工作,并送上了慰問金和生活必需品。 在溪邊議事廊橋上,吳文恩與菜溪鄉村干部及高校設計團隊面對面交流,共議菜溪“北大門”鄉村振興示范區的規劃和建設事宜。據介紹,該片區以狀元溪為紐帶,以聯二線為軸線,以甬莞高速菜溪出口、菜溪巖景區為節點,實現溪邊、象星、北象山、菜溪四村美食美景共享、產業產銷同步、文旅文娛一體、休閑休憩兼容,跨村聯建成片推進道口文旅經濟發展。 在調研中,吳文恩要求,要掌握“會抓”的本領方法,錘煉“真抓”的工作作風,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發揚釘釘子精神,以拼的姿態、搶的勁頭、闖的膽略,奮力抓發展、促振興、護穩定,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又訊 (今報記者彭麗程)11月8日至9日,縣長陳志挺結合主題教育調查研究工作,帶隊深入度尾鎮、仙游經濟開發區,踐行“四下基層”優良作風,開展“入村解難、入企解困、入戶解憂”活動,在一線聽心聲、解難題、促發展。副縣長蔣慶和參加活動。 陳志挺深入福建益明紡織有限公司、度尾鎮萬福居古典家具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產品研發設計等情況,向企業宣傳有關惠企政策,現場解決企業困難問題。他指出,要秉持工匠精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創新研發,以創新思維、創新理念,著眼長遠,勇拓更廣闊的市場,優化產品滿足群眾消費需求。要堅持問題導向,相關縣直部門、屬地鄉鎮、管委會要主動作為、積極有為,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問題,讓企業安心生產、放心發展。他還察看高性能延壓銅箔項目征遷現場,要求屬地鄉鎮要集中攻堅、加快進度,全力保障項目落地。 在度尾鎮洋坂村,陳志挺走進兩戶困難群眾家中,與他們拉家常、聊近況、話發展,詳細詢問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等。看到困難群眾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他十分高興,勉勵他們堅定信心,勇敢面對各種困難,并囑咐屬地鄉鎮,就群眾當前急需解決的困難,要專人負責、專人對接,為他們排憂解難,不斷提升服務保障水平。 現場推進會上,就洋坂村的發展,陳志挺強調,要發揮文旦柚、工藝小件等優勢,積極引育人才,規范產業發展,帶動村財增收、群眾致富。要積極策劃項目,發揮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政策、資金優勢,推進一批既利當前又利長遠的項目。要結合打造“柚相鄰”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加快推進共富項目建設,植入新業態、豐富新功能,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全面激發干事創業活力,鎮村干部要傳承和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堅持目標導向,突出問題導向,走在鄉村奮斗第一線,摸清發展壯大的堵點,深入分析反思、認真梳理解決,既要完成“規定動作”,也要推出“創新動作”,打造一批經驗亮點、特色做法,力爭走前頭、作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