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文旅,不能養雞怎么辦?”仙游縣鐘山鎮四級主任科員林丹丹在“鄉村振興課”現場即興提問。臨水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青青回答:“我們臨水村想結合村里具體情況,發動村民學習推廣6立方米發酵床立體養雞經驗。” 連日來,在鐘山鎮黨委政府的統一組織下,該鎮15個行政村分批來到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學習取經。課程采取“選題”參觀、專家現場體驗解答、包村領導“命題”提問、鎮村互動研討等形式。參加學習取經的有各村兩委干部、各經濟合作社組織負責人等近200人。 位于鐘山鎮朗橋村上董自然村的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成立于2022年7月,由仙游縣政府與福州大學、福建農林大學合作共建,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校地共建的新型智庫與引智平臺,下設生態事業部、發展研究部、鄉土創生部、綜合協調部,依托清華、北大等高端智庫專家,為仙游縣全域鄉村振興工作提供專業咨詢、人才培養和經驗推廣總結等。 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設有“發酵床養雞”“林下經濟種植”“酵素果肥制作”等庭院經濟項目,讓參觀的學員們受益匪淺。 “鐘山鎮現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個,有麥斜巖紅軍第108團舊址和臨水村中共福建省委上湖底駐地舊址。要積極開展紅色革命教育,傳承紅色基因,開展各式研學。”該研究院鄉土創生部主任謝忠偉提出,根植紅色文化豐厚沃土,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銜接愛國主義實踐教育,打造紅色旅游精品路線,在進行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的同時推動鄉村振興。 該研究院發展研究部主任林珊就如何把紅色資源、得天獨厚的地理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同參加學習培訓的村干部和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起探討鄉村產業振興,拓寬了大家的鄉村發展思路。 鐘山鎮黨委書記黃龍鋒介紹,依托仙游縣鄉村振興研究院,該鎮堅持示范引領、典型帶動,打造“黨建+”“美麗鄉村+”“旅游+”“文化+”等鄉村振興示范點,在鎮域形成點上出經驗、面上見成效、整體有推進的鄉村振興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