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想法,有方法,有辦法。”近日,在仙游經濟開發區五里嶺片區的中國“李寧”鞋類新材料研發中心和智造基地,新協誠鞋業有限公司經理蔡曉東這樣評價項目攻堅小組組長鄭益芳,“他善于在一線解決問題,有他在現場,我們很放心!” 當日上午近11時,烈日當空。記者見到鄭益芳的時候,他正跟項目總工程師和現場施工經理在項目二期征遷現場比對圖紙,紅色的施工帽下是一張曬得黝黑的臉,鄭益芳的上衣被汗水濕了大半。 征遷是項目前期工作最重要的一部分。現場負責人鄭國成介紹,中國“李寧”鞋類新材料研發中心和智造基地是我市重點項目,總投資15億元,投產后可創年產值16億元,年稅收665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3800個。項目啟動征遷以來,鄭益芳幾乎每天都來現場,協調征遷墳墓112個,協助解決運送土石方車輛“上路”難題等。 今年36歲的鄭益芳是楓亭鎮黨委副書記、鎮機關黨支部書記,來到楓亭鎮工作已有3年半時間。其間,他用10天時間完成中國“李寧”鞋類新材料研發中心項目征遷任務,用一個月時間解決和拓產業園片區遺留10年的征遷問題,確保項目順利落地。前不久,鄭益芳被評為莆田市優秀共產黨員。鄭益芳說,基層最能鍛煉人,人民至上就是想方設法理順群眾各種訴求、解決各種問題。 鄭益芳是一位創新型、復合型干部。他堅持“有政策找方法,無政策想辦法”,總能切中問題“焦點”、抓住“難點”,找到解決辦法。近年來,他有效化解了260戶濱江步行街購房戶辦證、萬星房地產7號樓復工續建等歷史遺留問題。分管12345平臺期間,共受理群眾訴求2129件,辦結1999件,辦結滿意率為99.25%。 “他用6個月時間理清霞橋社區耕地被征用情況,協調縣里多個部門,補齊被征用材料,幫助霞橋社區失地農民辦理養老保障金,做了大量工作。”霞橋社區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薛順耀說,作為“包村領導”,鄭益芳積極為群眾爭取利益,2023年開始,霞橋社區年滿60周歲的村民每個月都能領到381元失地農民保障金。 在鄭益芳牽頭帶動下,該鎮不斷創新黨員教育載體,建設薛介民、姚明珠烈士先進事跡展覽館;抓好黨員教育培訓,舉辦“干部交流學,爭當優等生”主題學習研討會、楓亭鎮第五屆精品微黨課等;打造“福”黨建品牌,建立“五級聯動”治理體系,推廣生態超市、街角黨建等工作模式,構建起基層治理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