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來菜溪供銷綜合服務社采購的村民絡繹不絕。 “阿姨,這種大米煮干飯很香,還不貴,很劃算!”1月22日上午,在仙游縣菜溪鄉象溪村的菜溪供銷綜合服務社里,岳梨花幫前來采購年貨的大媽挑選米面糧油。臨近年關,返鄉的村民越來越多,岳梨花和同事忙得不可開交。 菜溪鄉地處仙游西北山區腹地,群山險阻,交通不便。2013年底,福詔高速公路通車后,這里仍需半小時才能到達仙游城區。 驅車穿過象溪村的舊街,便看到路邊一棟2層小樓,這里便是菜溪供銷綜合服務社。走進服務社,只見地面干凈、貨架整齊,有生鮮區、冷鮮區、副食區、干貨區、家電區、鞋服區等……儼然一個品類齊全的城區小超市模樣,唯一不同的是墻上張貼著20世紀80年代的宣傳畫。 2022年10月,這座供銷綜合服務社開業以來,徹底改變了當地村民的購物習慣。 “以前在路口市場買菜,種類不多,只能滿足一般日常生活所需。如果買不到需要的東西,就必須坐車進城買,很不方便。想吃新鮮海魚更是想都不敢想。”正在服務社里采購的村民林麗紅對記者說。這時,她的女兒正在一旁的玩具貨架上挑選自己心儀的玩具。 林麗紅口中的市場就在距離服務社不遠處的一個三岔路口,說是市場,其實只有一家小超市和幾個販賣雜貨的小鋪子。 “創立供銷綜合服務社,旨在進一步發揮供銷社在為農服務中的獨特優勢。”福供優品(福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業務督導部經理林超介紹,為了響應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和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的工作部署,仙游縣供銷社社有資產運營管理中心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成立福供優品(福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該公司開展福供優品項目,通過資源整合,構建“縣級集采集配中心—鄉鎮商貿中心—村級綜合服務社”三級流通服務網絡,引入新零售模式,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體系,既促進農產品上行,也推動工業品下鄉,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購物和服務體驗。 “菜溪供銷綜合服務社屬于村級綜合服務社。”林超告訴記者,象溪村是鄉政府所在地,服務社設在這里,不僅方便了當地村民,服務范圍還輻射到周邊村莊。 “相較于農村自發形成的市場業態,供銷綜合服務社不僅品類齊全,而且物美價廉。”林超表示,得益于供銷系統的集采集配優勢,服務社的采購成本、物流成本更低。 “比起價格,如今村民更看重的是在供銷綜合服務社購買產品的質量。”林麗紅告訴記者,以前在偏遠的農村,一不小心就會買到三無的山寨貨。供銷綜合服務社所有商品都是正規渠道進貨,品質有保證,山寨產品逐漸在農村沒了市場。 采訪中記者發現,菜溪供銷綜合服務社的開設,不僅改變了當地村民的購物習慣,也改變了店長岳梨花的生活。 “剛回村里不知道要做什么,剛好服務社成立,招聘收銀員,我就來應聘。”岳梨花一邊在收銀臺忙碌,一邊與記者攀談。她之前與愛人在外地開車跑物流,因競爭太激烈,加上要照顧家里的老人,便選擇回鄉。 文化不高的岳梨花從收銀員干起,通過培訓和學習,如今已是菜溪供銷綜合服務社店長,貨品接收、盤點、收銀,獨當一面。“大山里能有這樣的就業機會,實在難得。”岳梨花說,一個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雖然不多,但是穩定,還能照顧家庭,加上丈夫跑運輸賺錢,一家人在老家過得十分踏實。 “創造更多農村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福供優品項目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發揮了獨特作用。”林超說,目前,該公司已在仙游縣大濟、龍華、榜頭、鯉南、賴店、郊尾、度尾、社硎、西苑、菜溪等鄉鎮采用自營和加盟經營的方式,開設鄉鎮商貿中心2個和村級供銷綜合服務社26家,其中加盟經營不僅可以使用供銷綜合服務社的統一門牌,還可享受集采集配的物流優勢和指導經營的智慧支持,為農村創業致富提供了更多可能。 在年初召開的市八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來自仙游縣供銷社的市人大代表郭憶敏建議,縣域流通體系是供銷部門打造與農民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應予以更有力的支持。 林超表示,仙游縣供銷社將把專業化、連鎖化、標準化的“縣域商業體系”示范標桿供銷社服務模式,推廣到全縣、全市所有的村級供銷綜合服務社中,為廣大農村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