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市民在“三伏灸”診療室接受診療。 昨日,進入“中伏”,仙游縣鯉南鎮衛生院省級精品中醫館內,陸續迎來三伏貼灸市民。 在“三伏灸”診療室,一些市民趴在木桌上,頸部放著數塊姜片,小金字塔形狀的艾絨正冒著煙。艾香燃盡后,醫生敷上特制的藥物并包好,悉心指導“三伏天”如何養生保健。 自7月20日入伏以來,仙游縣鯉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鯉南鎮衛生院、縣婦幼保健院等地,掀起貼“三伏貼”、艾灸等運用中醫療法進行“冬病夏治”的熱潮。 “‘冬病夏治’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對于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運用補虛助陽或溫里散寒的藥物進行針對性治療,提高抗病能力,預防和治療疾病。”鯉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負責人何蕾介紹,借助“三伏天”這一養生的黃金季節,通過將中藥敷貼到人體特定穴位,激發經絡氣血運行,達到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節臟腑功能的效果,對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胃炎、風濕性關節炎、頸肩腰腿痛以及亞健康等疾病有顯著預防和治療作用,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鯉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持續8年推出“三伏灸”貼藥服務。昨日中午11時,市民們在此排隊等候貼“三伏灸”,空氣中彌漫著艾絨燃燒的味道。該中心幾十名醫護人員放棄午休,加班加點,為市民貼“三伏灸”。 “在全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三伏天里,人們的汗毛孔都打開了,通過三伏灸(貼),很容易將藥效滲透進體內,最大限度以陽克寒,達到補陽、祛寒、通筋活絡的效果。”鯉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李星宇介紹,這種治療方法安全、有效、快捷,深受歡迎。 在仙游縣婦幼保健院中醫館,40歲的陳女士說,她長期受宮寒怕冷、腰酸背痛的折磨,去年嘗試做了督脈灸和任脈灸后,發現情況好了許多,所以今年再來做“三伏灸”,祛除老病根。 居住在鯉南鎮的陳女士前來接受隔姜灸。由于從事電商工作,陳女士多年來三餐不規律,患上慢性胃炎。預約治療后,她了解了許多健康養生的知識。 醫護人員提醒,“三伏灸”療法雖有較好的療效,但并非包治百病,要因人施治、辨證貼敷。所用中藥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像孕婦、惡性腫瘤患者、皮膚過敏者、糖尿病患者、血液系統疾病患者和發熱、陰虛火旺體質者就不適宜“三伏灸”療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