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在仙游縣體育中心,城廂隊與仙游隊展開足球鏖戰。 全媒體記者 林羅曉 攝
2025海峽兩岸大學生籃球賽昨晚首場開賽。全媒體記者 陳斌 攝 昨晚,2025海峽兩岸大學生籃球賽在市體育中心綜合館啟幕。揭幕戰由大陸全明星隊對陣臺灣全明星隊,以球會友、增進情誼,詮釋“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理念。 當晚,在仙游縣體育中心,莆田市足球聯賽重燃戰火,城廂隊迎戰仙游隊,展開激烈比拼。 當籃球與足球在莆田碰撞,激起的強大的“體育動能”,“點亮”莆田夜經濟,“燃旺”城市煙火氣。 籃球城市,莆田“足”好! (一) 莆田是“全國首批籃球城市”,籃球氛圍濃厚、歷史悠久。 《莆田縣志》記載,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培元學堂(今莆田哲理中學前身)率先提倡籃球運動,此時距世界籃球發明僅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興郡中學、哲理中學、礪青小學聯合舉辦校運動會,籃球被列為比賽項目。 1919年,清華大學的莆籍學生宋國祥被選入國家籃球隊,參加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第四屆遠東運動會,奪得亞軍。他是最先作為國手參加國際籃球比賽的莆田籍選手。 2年之后的1921年,宋國祥的弟弟宋俊祥也在清華大學讀書時入選國家足球隊,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五屆遠東運動會,奪得冠軍。這是我國足球隊在國際體壇上首次奪魁。 (二) “村BA”“全城熱賽”“車中寶籃球聯賽”……莆田民間籃球氛圍濃厚,月月有比賽、季季掀高潮、常年不斷線,全民籃球健身熱潮迭起。 8月24日晚,秀嶼區智慧體育公園,隨著終場哨聲劃破夜空,莆田市第六屆運動會(群眾部)籃球賽暨2025年莆田市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落下帷幕。 這場賽事自8月19日開幕以來,以“體育+夜市”的創新模式激發城鄉熱情,吸引超10萬人次現場觀賽,網絡直播觀眾超過300萬人次。 賽事的“流量”變為經濟的“增量”。賽場周邊開設的夜市展區、美食攤位、文創手作、農特產品,吸引游客駐足流連。觀賽事、品美食、購特產,走出一條培育品牌賽事IP,帶動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一場賽事激活一座城。昨晚開賽的海峽兩岸大學生籃球賽,更是將莆田的籃球熱度推向新高度。這是我市同福建省籃球協會共同打造的精品品牌賽事,目前已成功舉辦四屆。今年賽事以“這就是主場”為主題,采用“主分賽區聯動”模式,以莆田為主賽區,閩侯、清流、順昌為分賽區,海峽兩岸16支高校球隊競技,在籃球運動中,厚植“同胞情、青年心”。 除了精彩的比賽,主辦方還將同步舉行體育嘉年華系列活動,包括籃球明星近距離互動、CBA全明星扣籃冠軍表演、莆田民俗文化公益演出等,將籃球運動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 (三) “走啊!去看球。”8月以來,與“村BA”接連成為熱詞的就是“莆超”。 眼下,2025莆田市足球聯賽火熱開展,這是莆田市首個市級足球聯賽。為期6周的賽事,來自仙游、荔城、城廂、涵江、秀嶼、湄洲的6支代表隊將在市體育中心足球場、仙游縣體育中心足球場兩大賽場展開10輪比賽。 “莆超名聲傳四方,足球聯賽很成功,全民運動越健康,莆田萬事順順風。”上周六晚,在市體育中心,荔城隊對抗湄洲隊的賽場上,“高燃”的贊句令人熱血沸騰。 2016年,莆田足球協會成立,開展宣傳、普及、交流足球運動。協會集結聯賽參賽球隊、業余足球隊。球員們有警察、教師、醫生、學生、個體戶、企業職工等,他們利用業余時間活躍在綠茵場上。 培養足球興趣從娃娃抓起。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莆田新增15所全國足球特色學校,目前全市共有74所全國足球特色學校。我市要求所有的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開展班級聯賽,提升校園足球競技水平。同時,市教育局聯合市體育局開展中小學生體育聯賽,開設籃球、排球、足球等8個項目,參賽隊伍和人數逐年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