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城關境內舉行“扒龍船”活動,意義更深長,它除含有吊祭屈原之意外,還用來主祭悼念明嘉靖年間為抗擊倭寇侵犯仙游而犧牲的戚繼光將士。因為將士們以最快速度從浙江趕到仙游城南門外木蘭溪虎嘯潭時,潭深水急過不去怎么辦?軍令渡水過去,于是一個個戰士勇猛跳下虎嘯潭,能游的游過去,不能游的后者踏著前者的尸體前進,渡水陣亡甚多。這是仙游歷史上永遠不能忘記的日子,除建祠紀念外,每年端午節龍舟競賽前,歷代縣官都以隆重儀式主祭悼念戚繼光戰士,然后龍舟競渡開始。 端午節吃粽子,其來歷是怎么講呢?除蘇州一帶(曾屬吳國),端午節紀念伍子胥外,其他各地都以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遭奸臣迫害,于公元前278年端午節這一天(即農歷五月初五),他身綁石頭投進汩羅江自殺。老百姓很同情很悲痛,出于對屈原的崇敬和熱愛,便用大米或黍子包成粽子投入汩羅江中,希望江里的魚蝦不要去啄傷屈原的遺體,乖乖去吃粽子。后來,有個叫區回的人,屈原托夢給他說,大家每年端午節祭祀的粽子都被魚蝦、蛟龍吞食了,告訴人們不再把粽子白白投進水里去。從此以后,卻形成全國人民吃粽子有千年習慣,而且隨著時代不同,粽子的風味質量越來越高,花樣越來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