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傳來喜訊,退休教師李郁收藏的產自九鯉湖和木蘭溪的兩塊黃蠟石,因質地玉化,造型奇特,均被中國石譜云數據庫收錄,并頒發中國石譜收錄證書。其中一塊產自九鯉湖的《壽比南山》天然黃蠟石,由中國石譜云數據庫專家評估價值不菲,而另一塊產自木蘭溪源頭的《中華大神鷹》天然黃蠟石,專家也給出了相當高的定價。 九鯉湖畔產精美寶石
昨日,記者在收藏者李郁處看到了兩塊奇石。其中《壽比南山》重達1.3噸,該石長68厘米,高126厘米,寬45厘米。據專家介紹,《壽比南山》藏石,凝聚于石面上的是一個天人合一的大篆書“壽”字,畫面鮮明,清晰、合理,石質堅硬,外皮風化包漿完整,質地玉化,色澤純正古樸,“壽”字筆畫,曲折有序,蒼勁有力,富有韻律,石腰凸顯逼真可愛小獅慶壽,天然匹配,使得觀賞意韻更加深遠,自然天成令人嘆為觀止。該石滿足中國石譜云收錄標準,所以被中國石譜云數據庫收錄,并給出價值不菲的定價。 據收藏者李郁介紹,這塊奇石來自中國夢文化發源地之一的仙游縣九鯉湖畔。發現者是鐘山當地一位農民,因這位農民10歲時常到九鯉湖附近深山放牛,在一山溝中發現一塊石頭造型奇特,有一個天然“壽”字,而且石頭金黃色,潤滑有透明感,他越看越喜歡,無奈石頭太大太重了,他無法搬動。后來長大后有經濟實力,就雇人修一條通向石頭的山路,再請人用貨車運出來。去年這位農民需要錢,得知退休教師李郁愛好收藏奇石,就以10多萬元的價格賣給李郁。李郁說,奇石被中國石譜云數據庫收錄后在仙游工藝博覽城展出時,有一位臺灣收藏者看到《壽比南山》的“壽”字,曾出價188萬元收購,但被李郁拒絕。 奇石來自木蘭溪源頭
另一塊奇石為中華大神鷹藏石。據推存專家介紹,該中華大神鷹為黃蠟石,重達1200斤,長90厘米,高145厘米,寬55厘米。藏石外形酷似一只神鷹,體形碩大,造型奇特,品相完好,形態逼真,視角立體,石硬質玉,紋理色澤與主題協調搭配合理,相得溢彰,包漿古樸厚重,銳利的嘴角,堅毅的翅膀,齊整的鷹尾,比例協調,內斂沉穩地雄踞高處,以形傳神,俯視著人間歌舞升平的美好盛景,同時告訴著人們我在這——是你們永恒的守護神。這塊奇石滿足中國石譜云收錄標準,已被中國石譜云數據庫收錄,專家同樣給出相當高的定價。 據李郁介紹,這塊奇石產自福建省水系之一的木蘭溪源頭,在2013年,由中國仙游中式家具文化高峰論壇暨紅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覽會組委會、福建省花卉協會賞石分會舉辦的工藝評比中,李郁的黃蠟石《神鷹》榮獲中國仙游紅木古典家具精品博覽會賞石類金獎。 說起這塊奇石來歷,李郁說,發現者是度尾一位農民,后來找到仙游奇石協會的李郁,以10萬元價格出售給李郁收藏。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譜云》由國石網開發并運營的當代賞石藝術品信息的權威數據庫重點工程,是中國首個權威觀賞石藏品數據庫。對于被《中國石譜云》收錄藏品,“石譜云”通過高清圖像采集、藏品數據備案,生成對應藏品的唯一編碼,以便該藏品擁有人在推廣、宣傳、出售時使用,通過手機端方便快捷的獲取藏品信息。所以具有獨創性與權威性,為觀賞石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基礎保障。用戶可隨時登錄《中國石譜云》服務平臺,對藏品的真實信息及高清圖像進行查詢,對比所購實物,查看流傳過程,辨別“真偽”。凡是已收錄的觀賞石,可隨時享受鑒定服務。 用藏石宣傳美麗仙游
李郁,是小學一位退休教師。李老師是從1996年開始與奇石結緣的,當時,人們喜歡周末到野外游玩,所以一到節假日他就踏進仙游山區或沿著木蘭溪尋找色彩、花紋和形狀“怪異”的石頭。這一堅持就是21年。在收集奇石的過程中,李老師感覺不僅能親近大自然、還能陶冶情操,奇石于他而言最寶貴的地方,是讓他產生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熱愛。通過收藏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的修養。 李郁說,他收藏石頭,講究的是渾然天成,所以不會對石頭進行任何雕琢,他說品相不同的石頭,組出什么意境和寓意的小品,全憑創作者一顆心與日常積累。石頭上的紋路成像,和書畫作品有相通之處,不能只講究形似,還得有文化內涵,能夠從一塊石頭的輪廓,讀出地域文化。所以收藏奇石也是建設美麗莆田、建設美麗仙游的一種文化展示,所以他退休后,全身心致力收藏奇石,成為了奇石迷,他愛石、撿石、藏石、賞石,癡迷到了與石共語。在李郁老師帶動,仙游縣奇石愛好者達上千人,這也是為自己的家鄉增加一個新的旅游亮點。 目前李郁是福建省觀賞石協會理事,仙游縣觀賞石協會秘書長,收藏家協會秘書長,仙游石雕協會常務副秘書長,收藏各類奇石近二十年。曾進藏尋找西藏神石(藏瓷),收藏的奇石多次在全國性、省市縣各級獲獎。目前收藏的(壽比南山)和(中華大神鷹)兩方奇石入選國家石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