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一天,記者與高中同學一同前往西苑鄉頂東湖村。
整潔村道
村口的運動器材
古民居 頂東湖的春天美如畫。村子不大,找準位置,可一眼就把整個村子收到眼里。也正因如此,她才更像是一幅畫鑲嵌在春天的畫框之中。這里有歷史悠久的古民居、潺潺的溪流、蜿蜒曲折的小路、梯田,還有那些嫩綠嫩綠的小草……不說話時,耳畔只有小溪的流水聲,寧靜祥和。
黃氏祠堂 這里的古民居多有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放眼只見二三處新式磚房,其余全是古民居。村里的黃氏祠堂修建于1907年,已有111年歷史,內墻掛滿了象征著成年禮的“裱列”?!皰祚蚜小笔谴謇锩课怀赡昴凶咏Y婚時都必須掛上的傳統。這在仙游農村雖很常見,但這里的“裱列”做得很“漂亮”,保存較好,十來年前掛上的也未出現嚴重破損和褪色。
外形特別的宮廟 平日里的頂東湖村人煙稀少,多數村民外出,留守下來的都是老人和孩童。一進村子便望見了一對滿頭銀發的老夫妻在播種秧苗,二人雖不語,認真地做著手中的活,卻宛如磁鐵般吸引住了我的目光?!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放下肩上的擔子,回歸田園生活,耕田種菜,為兒孫默默祈福。這也是令人向往的一種生活,是生在和平年代的一種幸福。
小路邊開滿小花
竹籬笆和油菜花 “在外漂泊的你可知,此時家門口已開滿了花兒?”房屋前開滿了小花,甚是美麗,似是等待主人歸來,而那些連接著一家家古民居的小路也是一路繁花,一路嫩草,伴著悠遠的流水聲,低聲吟唱家的溫暖。
“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石碑 跟隨老同學的腳步,我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聽他講著這個村子的故事。這里是革命老區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里不僅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游擊區,也曾是中共福建省委的駐扎地,村口樹立的“中共福建省委舊址”石碑,印證了這個小村莊的革命歷史。走到一座山前,他指著山頂說,那里有一處古寨子,是以前村民躲避土匪的地方,保留完整??梢娙藗儾还苁窃谑裁吹胤蕉ň?,都有他們的生存之道,而那些留下來的優秀文化都值得后人學習和傳承。 說起歷史,村里的每個路口都有幾棵老樹,從開村便已種植,距今已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需要四五個成年人才能環抱,雖歷史悠久,卻仍是郁郁蔥蔥的模樣。它們屹立幾百年不倒,見證了這里一代又一代的延續,也給在外游子留著一份生生不息的念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