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單位體檢中,脂肪肝的檢出率特別高,30~40歲的城市白領更成為脂肪肝“光顧”的重點人群。很多人認為,脂肪肝只是小事情,不是病。其實,脂肪肝早已成為臨床最常見的慢性肝病。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不斷惡化,它有一個演變發展的過程:單純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所以,必須給我們的肝臟減減肥! 脂肪肝越來越多 簡單地說,脂肪肝是肝細胞內異常蓄積增多的脂質,主要是甘油三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還與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及其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已發展成為公共健康問題。由于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的攝入越來越多,再加上工作壓力大,運動卻越來越少,使得脂肪肝的發生率明顯增加。 脂肪肝多為隱匿性起病,因此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嚴重者可能出現類似肝炎的表現,比如肝區或右上腹隱痛、食欲不振、惡心等癥狀。所以,必須定期體檢,監測病情的發展變化,一旦出現不適癥狀,必須及時就醫,進行規范治療。 兩個認識誤區 誤區一:脂肪肝是胖人的專利,不會光顧瘦人。肥胖人群中60%~90%有患脂肪肝的可能,但肥胖只是得脂肪肝的風險因素之一。出現脂肪肝還有其他原因,比如胰島素抵抗、遺傳代謝等。還有一些“瘦子”內臟脂肪沉積過多,也會出現脂肪肝。特別消瘦的人或短期內快速減肥的人,會出現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影響肝臟的脂肪代謝,也會發生脂肪肝。 誤區二:吃素就不會患脂肪肝。有的人選擇吃素,但素食的營養成分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不能滿足身體機能的需要,使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大量游離脂肪釋放到血液中,超過脂蛋白運輸能力而沉淀在肝臟中,從而引發營養不良性脂肪肝。可見,均衡飲食非常重要。 做到以下幾點,消除脂肪肝 培養健康的生活行為。保證每天三餐正常、規律,不吃零食;每天必須吃早餐;堅持每周2~3次的適量運動;適當的睡眠(每晚7~8個小時);不吸煙;保持適當的體重;不飲酒或少飲酒;心理平衡,懂得自我調適。 管住嘴,學會吃。低熱能:不超過標準體重熱能要求;低脂肪:烹調方式以蒸、汆、拌、煮為主;高蛋白:盡可能選用一些優質蛋白的食材;高纖維素:適量碳水化合物,選用含糖量低、纖維素豐富的蔬菜;多維生素:選用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少鹽、忌刺激性調料;食物品種多樣化;少喝含糖飲料和果汁。 一日三餐定時限量。早餐吃飽、中餐吃好、晚餐大半飽,避免過量攝食、進食零食(特別是甜食)、吃夜宵等不良習慣,以免擾亂代謝功能,誘發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 動起來。根據自身情況,堅持參加中等強度的運動。避免養成久坐少動的習慣,就增加熱量消耗而言,能坐就不躺,能站就不坐,能走就不站,能快就不慢。 重視體檢。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具體包括身高、體重、腰圍、血壓、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臟B超等,以早期檢出和發現肥胖癥、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其相關疾病,及時采取措施,阻止病情發展。 據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