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滿滿
?楓亭鎮作為荔枝之鄉,種植歷史悠久,其千年古荔更是聞名遐邇,當地果農許志杰立足開發蔡襄文化荔枝種植園,以期打響楓亭荔枝的文化品牌。 ?許世杰的荔園位于楓亭鎮東宅村。只見成片的荔枝濃蔭蔽日,一顆顆飽滿的荔枝壓彎了枝頭。綠蔭叢中點綴這成群的雇工,或踏著長梯上樹采摘,或穿梭林間搬運鮮果,歡聲笑語蕩漾著豐收的喜悅。 “當前果園每天都有50余工人采摘,一天可采摘鮮果300多斤。”許世杰告訴記者。目前,該果園盛產的是本地品種陳紫,其果皮鮮紅色、汁多味濃甜;以及妃子笑,其果皮顏色淺,果實顆粒大。 “楓亭自古便是荔枝之鄉,這里走出一代名臣蔡襄,留下了《荔枝譜》千古名著。”談及為何給自己的果園命名為蔡襄文化荔枝種植園,對傳統文化頗有研究的許志杰如是說。前年,他在蔡襄故里東宅村承包了占地280畝的荔枝林,這里2000余株荔枝都是50年以上的樹齡,有七八米高,十分茂盛。 ?許志杰說,在他的荔園里,還專門開辟了一個千年古荔園,3株樹齡近千年的古荔枝樹,其中樹齡最長的一株958年,至今仍枝繁葉茂、果實累累。《楓亭志》記載,這三株古荔種植于五代年間,從安南(今越南)引進,如今列入楓亭24景之一。許志杰以每株每年1000元的價格承包下來,悉心照料,希望能夠保護這一文化瑰寶,并輻射開發當地荔枝園,打造一處文化旅游景點。 ?“今年雨水充沛、氣候適宜,荔枝長勢喜人,掛果率相比去年有了很大提高。”許志杰說,采摘期長達一個月,一株可以收成100多斤的鮮果,總產量可達到10余萬斤。然而在價格方面,由于受到外地荔枝的沖擊,今年價格會有所下降。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千古名句道出了這一名果的文化積淀。下一步,許志杰準備在荔園中完善設施、籌建農家樂等項目,他希望能夠將這一產業做大,為楓亭荔枝貼上文化標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