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港工業園開發區迸發新活力。
元生智匯科技產業園自動化生產車間。 8月21日,市委書記林寶金深入仙游縣實地調研工業工作,就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好各項惠企政策提出要求,強調要解決好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用工、融資等實際問題,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經濟提質增效,提振企業家信心,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投資興業在仙游,處處可以感受到便捷溫暖。近年來,仙游縣靠前服務,持續發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精神,狠抓招商引資和重大項目落實,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圍繞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四個方面,深入開展“入企業、摸實情、促發展”百家民企走訪調研摸排活動,從政策引導、產業導向、資金需求、手續報批、要素保障等各個方面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全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為仙游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磅礴活力。 1-7月份,全縣工業、經濟總體運行平穩,規模以上非公企業實現增加值89.7億元,增長7.5%,占全縣規模工業增加值95.6%。 ■精準服務 激發發展新動力 寬敞明亮的車間,自動化切割機平穩移動,工人們在各自崗位穿梭忙碌。8月23日,記者走進位于仙港工業園開發區的仙游元生智匯科技產業園生產車間里,各條生產線正滿負荷生產,現場機器聲轟鳴。 該車間主要生產2D、2.5D手機玻璃蓋板,也就是平時智能手機觸摸屏表面的玻璃層,每天可生產出3萬片。元生智匯有關負責人陳麗君告訴記者,該項目從簽訂投資協議到動工建設,再到部分竣工投產,只用時一年,這樣的快速度離不開仙游縣各有關部門的精準服務。市、縣領導等多次來到企業深入了解生產情況,今年,為實現日產10萬片更好滿足市場需求,公司在各級部門的幫助下順利招收到400多名員工。 為滿足企業最基本的用工需求,今年來,仙游持續組織百個縣直部門單位、村(社區)和駐外黨組織、黨員干部與企業結對服務辦實事,實時了解企業用工動向,積極對接好有就業意愿的勞動力,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用工問題;并組織縣人社局等部門充分利用就業培訓中心、職業專中學校、企業培訓基地等資源,結合企業用工需求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崗前培訓3600多人次。 物流、倉儲、流通相關商業設施完備程度怎么樣?銀行服務、商旅等商務環境便捷程度怎么樣?連日來,縣經信局、金融辦、工商聯、人才辦等涉企部門業務骨干組成惠企政策巡回宣講團,通過分片區、蹲點宣講的形式,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及時收集企業經營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問題。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工作人員的影子。仙游縣還緊扣助企服務的有效性,著力政策、人才等服務“五個到位”,堅持在助企中明確入企走訪、宣講政策、解決問題等工作時限,建立工作臺賬,所有參與人員在臺賬上簽字留痕;同時,每年投入500多萬元產業發展基金,用于品牌創建、人才引進等,引導企業設立人才專項資金,設置人才孵化工作室,優化企業發展環境,持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動力。 ■簡政放權 實現“最多跑一趟” “現在辦理交稅相關業務,一窗通辦,后臺審核環節少了,辦稅效率大大提高!”近日,在縣政務服務中心稅務窗口前,一企業辦稅人員告訴記者,稅務工作的“新變化”,真正讓企業感受到便捷。 上月,隨著市、縣兩級新稅務機構掛牌成立,國家稅務總局仙游縣稅務局以國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為契機,與國土、住建部門實現深度融合,聯合推出了“一窗受理、并聯辦理”新舉措,通過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共用,避免了申請人多次提交資料的繁瑣,不斷優化納稅服務,為實現“進一個廳、在一個窗口,就能辦理所有業務”最終實現“1+1﹥2”的改革目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來,仙游多角度創新行政審批管理方式,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讓“數據”網上飛,讓“群眾”少跑腿,實現“最多跑一次”,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激發全縣經濟發展活力。 該縣在全面實施企業(含農民專業合作社)“五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和個體工商戶“兩證整合”的基礎上,于去年9月下旬實行“四十三證合一”、今年6月30日起實行“六十三證合一”改革的“多證合一”工作,采取統一受理模式,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模式,核發加載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營業執照,登記信息實時推送到信息共享平臺。上半年已辦理“多證合一”營業執照11322戶。 “工商注冊登記等一系列手續辦理高效,不用來回奔跑,確實讓我們這些創業者感受到便捷和暖心。”仙游榜頭一家剛剛成立的仙作企業負責人感嘆,辦證窗口和微信公眾號,都有辦證一次性告知清單,可以詳細了解到辦理事項的審批條件、詳細程序、審批流程圖等,不用擔心材料不全等問題。 為進一步方便創業者投資興業,仙游還積極開展企業名稱登記便利化改革,推行名稱核準“自助查重、自主申報”,鼓勵和引導申請人自主使用網上申報系統申請名稱,簡化企業名稱登記材料,減少名稱登記環節。 截至目前,共有627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各類市場主體通過企業名稱網上申報系統成功申報名稱預先核準,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打造平臺 筑巢引得鳳凰歸 連日來,在楓亭鎮秀峰村仙游經濟開發區五里嶺片區的仙游(楓亭)手機配件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推土機來回穿梭,全力加快土地平整,為廠房建設做準備。 年過六旬的秀峰村黨支部書記柯宗良告訴記者,縣、鎮、村黨員干部先后四下廣東華強北市場參觀考察,用鄉情、親情、友情打動鄉人回鄉投資興業,該項目從策劃生成、項目選址到正式簽約,僅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總投資5億元,是一個民資民智回歸項目。 民資回歸無疑是對仙游營商環境的肯定,近年來,仙游積極打造仙港工業園開發區、仙游經濟開發區、楓亭慈岳片區、海濱海安填海造地等平臺,堅持突出產業招商、園區招商、總部招商,開辟綠色通道,專人負責、全程服務,最大限度地給予企業要素、政策、環境等方面的發展保障,吸引企業、項目入駐,加快發展產業集群,開展上下游產業鏈招商,打造工藝美術、電子信息、食品醫藥、高端裝備、鞋服紡織、新材料等六大產業集群。 “快”字當頭,統籌推進,一系列動作,讓在外的不少企業感受到了仙游的高效和誠意。日前,總投資近90億元的綠色纖維生產項目已落地海濱海安填海造地地塊;福建仙游龍來樂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也引進臺灣的水產養殖新技術及龍蝦種苗,將有力促進仙游縣傳統淡水養殖業的新一輪發展。 此外,記者還從縣商務局獲悉,即將到來的“9·8”投洽會,仙游還有望簽約華潤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瑞鋼聯溫泉康養小鎮項目、山益增資擴建觀光農場項目、協誠鞋面新材料項目、“智慧物流”(無車承運平臺)項目等11個項目,總投資達23.375億美元,利用外資6.421億美元,將進一步推動該縣經濟實現跨越發展。 伴隨著改革開放40年,仙游對標看齊,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以營商環境促進招商引資工作,以招商引資工作檢驗營商環境治理成效,著力構建高效的政務環境、優惠的政策環境、親清的政商環境,強化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一把手招商,推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仙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