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慶假期,木蘭溪沿岸生態景觀帶吸引不少游客及市民前往游玩、拍照留念。 湄洲日報記者陳斌攝 國慶假期,位于市郊的木蘭陂生態主題公園,游客們有的行走在陂首古老的石板棧橋上,有的漫步在綠樹紅花相映的公園里,有的走進木蘭陂紀念館,了解木蘭陂的相關故事,感受木蘭溪沿岸的詩情畫意。 無獨有偶,我市玉湖公園、玉湖新城、寧海橋畔、蘭溪公園等地,連日來迎來不少游客。近段時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主要媒體持續對莆田木蘭溪治理實踐進行報道,莆田“母親河”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昨日上午,市民黃秋玉一家來到木蘭溪萬科城段,陪孩子在溪邊近水沙灘玩耍。“近幾年來,玉湖新城這一片變化很大,尤其是木蘭溪左岸綠道建成后,溪畔風景如畫,讓人流連忘返。”黃秋玉說,隨著太陽升起,一家人移步不遠處的市圖書館,一邊欣賞玉湖波光粼粼的美景,一邊在安靜的圖書館內感受書香氛圍,這樣的國慶假期頗有收獲。 城廂區東海鎮的沈凌國,昨日也帶著友人實地感受木蘭溪沿岸的新變化。“木蘭溪風光旖旎、澤被鄉里,看完多家媒體報道,我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他告訴記者,國慶節前,他專門琢磨了“木蘭溪沿岸文化探尋”路線。假期這幾天,他將帶著廈門來的幾位朋友,認認真真對木蘭溪沿線多個主要景點走一走。 記者從文化、旅游部門獲悉,木蘭溪沿岸,每個地段均有各自獨特的風景,蘊含豐富的文化元素。木蘭溪沿岸的“寧海初日”“白塘秋月”“三紫凌云”等景點位列莆田二十四景。其中,橫跨木蘭溪入海處的寧海橋,周邊有“戚繼光紀念館”“飛燕府”等緬懷抗倭英雄的遺址。前人英勇抗倭的事跡,不僅在當地百姓中世代相傳,更是載入史冊。此外,木蘭溪入海處三江口附近的“雁陣歸舟”,以及木蘭溪上游沿岸的千年古橋宋橋、石馬橋等,都浸潤著歷史的印記,吸引著各界人士前往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