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樓外觀
槍孔 石蒼鄉濟川村落四周群山環繞,古厝依山而建,沿飛鳳朝陽山、龍頭山錯落分布,代代相承的耕讀家風,造就了今天名聞遐邇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在村中央,有一座年代久遠的槍樓歷經歲月的洗禮,仍保存較完好,也成為當地村民的一抹鄉愁。 這座槍樓在當地叫碗山槍樓。該槍樓長約8米,寬11米,建筑面積約276平方米共三層,為木結構,夯土承重。原設計四層土木結構,后因頂層受風雨侵毀,改為三層,外墻開窗,窗寬13公分,外窄內寬,以防盜賊,墻壁設有天眼,第二層、三層東面設有走廊,每層4間房間。 該村支書林健華告訴記者,仙游的“興泰里”一帶(現游洋,鐘山,石蒼,菜溪四鄉鎮)地偏人稀,又處莆田、仙游、永泰三縣交界處,曾經匪患尤為猖獗,村民就建造了這種獨特的“槍樓”抗擊土匪。當年村民用生土拌砂石,夾以木片或竹片,一層層夯實后,搭建而成。槍樓一般只留有一個進出口,二層以上開細長小窗,墻上留有小孔作為“瞭望口”。在每堵墻的正面,轉角處都布置若干槍孔,槍孔有橫向、豎向、斜下向的,用小口徑竹筒穿墻構成。 據介紹,濟川村內原有六座高層土樓,均為明清時期所建,用于防匪。如今還保存有三座:東興、碗山、下村,這些村里各個基點的槍樓、山頂的瞭望塔(可以發出信號)和山上的屏山寨相輔相成,共同構成濟川的寨堡防御體系。 林健華說,槍樓雖然失去了往日的作用,但是它所體現的歷史意義是不可抹去的,為了能留住村民心中的那抹鄉愁,2016年對碗山槍樓進行重新裝修,讓槍樓依然像彪勇的武士默默守衛著村莊。 今報記者 黃劍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