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7月27日,“圓夢北京——2019青少年弘揚傳統文化·講好非遺故事”展演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會選送的我縣3個非遺節目參加現場展演,獻禮祖國70華誕。 這三個節目分別為《蘭水箏韻》《水閣舞韻》《九鯉筑夢》,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涉及中華傳統經典誦讀、非遺舞蹈、非遺曲藝等,展示了我縣非遺的文化魅力。 古箏原創曲目《蘭水箏韻》是由樂洋箏語黃異涵創作,以木蘭溪治理為主脈,結合音樂、古箏和莆仙戲曲的形式,將多變的音樂律動展現出來,使歌曲聽起來甜美、舒服,恰似陣陣清風拂過,讓人們在享受視覺、聽覺盛宴的同時,感受到美麗仙游、幸福仙游和山清水秀生態美的文化風骨和精神氣韻。 《水閣舞韻》舞蹈結合國家級非遺莆仙戲曲舞蹈動作元素和省級非遺楓亭水閣的韻味。導演張黎靜告訴記者,節目取材自省級非遺楓亭水閣,服裝設計靈感就來自水閣上小姐的造型,頭飾和服裝都運用祥云的形狀,寓意吉祥。麗人婀娜、舞姿翩翩,美不勝收的場景體現了楓亭水閣特有的風情和地域文化。 歌曲《九鯉筑夢》是由林一中作詞,李國新作曲,余勤編導,朱彬睿原唱的歌曲作品。歌曲描寫了鐘山鎮九鯉湖祈夢文化以及歷史名人由九鯉湖留存的文化遺跡。歌曲吸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莆仙戲的曲牌音樂元素構思而作,描寫仙境般的九鯉湖美麗風光、歷史遺跡及人們虔誠的祈夢:祈愿自己的愿望能得以實現,祝愿早日實現“中國夢”。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旨在以“童言童語”的表達形式,展現我國非遺文化的內涵與精髓,最終84個非遺節目選送進京展演,并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向全球直播。 圖①:展演現場。 圖②:節目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