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溪蓋尾段濕地公園
華峰綠色纖維工業園
溫泉度假中心
郊尾鎮白埕新村
仙游縣美食城
文教六館
木蘭大道先行段建成試通車
縱三線一標榜頭至鐘山路段
蘭溪文化休閑中心
仙港大道工業走廊示范帶
藝雕智慧產業園
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
仙游縣木蘭溪兩岸 核心提示 2019年,仙游縣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以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統攬新時代美麗新仙游建設,扎實推進“一條主線”“一城四帶”“三大攻堅戰”“四大突破”“五大行動”,著力做好“六穩”工作,奮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文化興的新時代美麗新仙游。 剛剛過去的一年,初步預計仙游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5億元,增長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5.5億元,增長8.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0.5億元,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0.1億元,增長8.7%,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3億元,增長7.5%;外貿出口總額21.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億元,增長12.9%;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9億元,增長3.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12元,增長9.1%。 展望 2020 砥礪奮進再起航 敢闖敢拼開啟跨越趕超新征程2020年,仙游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540億元,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4.5億元,增長9.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85.6億元,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2.2億元,增長5.2%,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25億元,增長3.6%;外貿出口總額22億元,增長2.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4億元,增長12%;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5億元,增長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44元,增長10%;完成節能減排降碳任務。 >>>堅持動能轉換與調優結構并進, 推動產業轉型再提質 做強先進制造業。實施先進制造業發展規劃,優化產業布局,構建產業生態,打造產業集群。落實“園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十個一”工程,提高園區畝產綜合效益。電子信息產業緊盯5G時代,重點拓展新型顯示面板、芯片封裝測試等產業鏈。持續開展服務企業走訪活動,鞏固減稅降費成效,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施新一輪技改專項行動,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10億元、技改投資20億元以上。 壯大現代服務業。深化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全年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5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35家。 提升特色農業。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糧安工程。推進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數字農業發展,新增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2個、“三品一標”認證8個。新植和改造文旦柚2000畝、油茶3000畝、新增設施農業2000畝。 >>>堅持項目帶動與投資拉動并驅, 推動發展后勁再提升 強化項目攻堅。全年安排省市縣重點項目350個,總投資1920.5億元,年計劃投資332.1億元。堅持以四條示范帶建設引領產業、突破項目,加快美麗莆田九大專項行動項目建設。創新“五個一批”項目推進機制,做細做深項目前期工作,強化用地、用林、資金等要素綜合保障,全年開竣工項目200個以上。 強化招商引資。密切跟蹤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外溢動態,堅持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駐點招商、第三方招商,持續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產品效益好、填補全產業鏈空白的大項目、好項目。堅持每半年舉辦一次大型專場招商活動,用好“6·18”“9·8”等平臺,瞄準世界500強、大型央企、國企、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重點僑商和臺灣百大企業,力爭新簽約招商項目38個、總投資400億元以上。 強化設施建設。建成縱三線游洋雙峰至鐘山麥斜段、聯十一線仙游段,推動木蘭大道三期仙游段加快建設,啟動楓亭港航道疏浚工程,加快縱三線游洋至永泰段、楓亭3000噸級碼頭前期工作。實施危橋改造8座、農村公路硬化工程30公里。開展城鄉供水一體化行動。新擴建110千伏海安等輸變電工程11個,新建改造10千伏電力線路160公里。打造“數字仙游”,新建4G通信基站520個,啟動5G商用網絡建設。 >>>堅持功能完善與空間拓展并聯, 推動城鄉能級再提檔 做大做美中心城區。圍繞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目標,堅持高位規劃、匠心建設、精細管理。全面啟動縣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大城關”戰略,安排城建項目200個,年度計劃投資141.2億元。拓展城市框架,推進城區建設向二環、三環延展,建成東一環北段、東二環北段、貴峰路、溫南支路等環路連接線,打通公園路等一批斷頭路,加快仙興路北通前期工作。 加快建設特色小鎮。充分挖掘鄉村傳統文化印記和特色資源,因地制宜打造產業興旺、功能齊全的串珠式特色小鎮。仙作工藝小鎮重點建設全縣旅游集散中心,推進泉山文創園規劃、建設,促進“工藝+旅游”融合發展。楓亭小城鎮重點推進楓亭高速路口、動車站、北和路等片區開發建設,建成楓秀西路、經濟開發區南片區至仙港大道連接線。藝雕小鎮重點推動藝雕智慧產業園、海峽藝雕旅游城聯動發展,加快淘寶直播基地落地。 縱深推進鄉村振興。以創建省級鄉村振興重點縣為契機,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加快木蘭大道鄉村振興示范帶、北部山區富美鄉村示范帶建設。大力發展精致農業、鄉村旅游和農村服務業,形成“一路一風景、一山一韻味、一村一特色”。 >>>堅持生態建設與旅游開發并軌, 推動綠色發展再提速 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繼續抓好上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深化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全面整治“兩無”企業,抓好柴油貨車、工業爐窯等重點領域治理,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率100%。深入落實雙河長制,全面推進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續建木蘭溪生態防洪景觀工程仙度段、蓋尾段。推進柴橋頭溪等5條小流域綜合整治,加強木蘭溪源省級自然保護區和水源地生態保護修復,確保主要流域水質穩中有升。 加快綠色低碳發展。嚴守“三線一單”,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發展循環經濟,推行綠色清潔生產,強化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淘汰落后工藝和過剩產能,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發展。 深化全域旅游格局。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加快形成“全季、全域、全業態”旅游模式。實施“A級景區倍增計劃”,加快九鯉湖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推動仙水洋、綠源名貴植物園、好柿多莊園創成國家3A級旅游景區。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策劃推廣“二日游”精品線路。加大旅游品牌宣傳,力爭全年接待旅游人數800萬人次以上。 >>>堅持創新驅動與改革開放并行, 推動縣域活力再提高 釋放改革動力。認真做好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過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證照分離”,嚴格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打造“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升級版。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深化投融資機制改革,積極爭取和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建設。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增強開放活力。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摩擦,支持輝特、新協勝、海安橡膠等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金磚國家等新興市場,新增外貿自營出口權企業20家以上。主動融入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建設,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配套協作、公共資源共建共享。 激發創新潛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營造創新創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雙倍增”行動,培育一批“隱形冠軍”“單項冠軍”“專精特新”企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各3家以上,力爭全縣研發投入增長8.8%以上。 >>>堅持兜住底線與滿足多元并舉, 推動民生福祉再提標 鞏固脫貧成果。打贏脫貧攻堅戰,扎實推進老區脫貧奔小康工作。做大做強141個產業扶貧基地,有效運作扶貧小額信貸平臺和扶貧開發融資平臺,推廣8種村財增收模式,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農民持續增收。開發公益性崗位1100個。全面落實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實行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先診療后付費”。 辦好民生實事。計劃投資30.42億元實施16件為民辦實事項目,推進文化體育、廁所革命等16個工程建設。完成老城區雨污管網改造6公里和2個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城關大橋改造,完成大蜚山公交首末站建設,新增城區停車泊位800個。完成塔斗山公園二期建設,動工建設大蜚山綠道工程二期。建成仙游駕考和車輛管理中心。實施生豬生產保供項目,穩定“菜籃子”產品、生活必需品價格,做到保供穩價。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強化社會保障。穩定就業總量,提升就業質量,擴大重點群體就業創業,城鎮新增就業37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強化欠薪領域專項整治,落實全民參保計劃,擴大養老保險覆蓋面。強化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推動城鄉低保、醫療保險應保盡保。實施鯉北、仙港等片區安居保障工程建設,完成棚戶區改造1035套,大力發展租賃住房。 >>>堅持補齊短板與均衡服務并重, 推動社會治理再提效 推進教育強縣。全面完成教育補短板項目建設,實施校安工程1.1萬平方米、高中提升工程3.7萬平方米。全縣新改擴建幼兒園9所、小學6所,新增建筑面積6.3萬平方米、學位4500個。創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0所、省級合格小規模學校15所。整合友誼學校,建設仙游三中。推進新高考綜合改革,改造提升薄弱高中,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建設健康仙游。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推動從治疾病向促健康轉變。繼續實施醫療衛生補短板項目,加快縣第一醫院建設,持續推進縣總醫院和楓亭等4個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15個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推進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健全縣總醫院運行機制,加快醫療服務一體化信息化建設,持續推動分級診療制度,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 提升文化品牌。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文化下鄉,辦好“一會一節兩賽”。推動“六館”投入使用,持續改造提升鎮、村文化服務設施。發揮歷史文化名人效應,深入挖掘、傳承和弘揚仙游文脈,強化文物、非遺、仙作、莆仙戲、民間民俗保護和活化利用,培育動漫、創意設計等新型文化業態,激發全民文化創造活力,打響仙游特色文化品牌。 打造平安仙游。開展基層社會治理行動,提升“1536”矛盾糾紛多元調解機制,推進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推進“多心合一”建設。強化電信網絡詐騙、非法加工銷售象牙制品等重點領域整治,推進行業亂象治理,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由治根轉向治本。抓好社區矯正工作,打贏禁毒人民戰爭。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盤點 2019 凝心聚力謀發展 真抓實干譜寫美麗仙游新篇章■ 產業發展在提質增效中持續優化 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2‥49.4‥46.4,新增“下轉上”9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298家,完成規模產值697.3億元。 綠色產業(三產)考評居全市第一。 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10家、限額以上商貿企業70家。限額以上電商企業達85家,完成交易額超25億元。平臺經濟加快發展,累計交易額突破71億元。城區中心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仙游機械化屠宰場竣工。新增無公害農產品認定5個、綠色食品認證9個。 ■ 重點項目在接力攻堅中持續突破 330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均超序時完成年度投資任務,開竣工項目185個。完成重點項目征地2812畝、拆遷17.6萬平方米。仙港大道工業走廊示范帶加快建設,瑞峰大橋主體完工,園區道路、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逐步完善。元生智匯智能終端項目部分投產,凱茂科技項目搬遷進展順利,電子信息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全年策劃項目116個,總投資639億元。 ■ 城鄉面貌在建管并舉中持續提升 完成縣域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4個單元控規修編、4個重點片區城市設計、5個歷史文化名村及傳統村落保護規劃。240個城建固投項目完成投資180.5億元。“一溪兩岸”主城區加快開發,建成區面積擴大2.8平方公里、達27.4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2.9個百分點、達48.9%。 ■ 三大攻堅戰在精準發力中持續推進 脫貧攻堅戰有效推進,“兩不愁三保障”和老區脫貧奔小康工作全面落實,完成造福工程搬遷724人。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上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持續有效整改。河(湖)長制全面落實,拆除關閉違規畜禽養殖場199家3.6萬平方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至年底預計化解57家企業不良貸款18.5億元,不良率為2.2%、下降3.2個百分點,為32家企業辦理過橋轉貸資金4.6億元。 ■ 民生質量在普惠共享中持續提高 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16件完成投資30.4億元。與中國海峽人才市場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全省推出就業崗位9261個。城鎮新增就業517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7%以內。完成全民參保登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率達99.4%、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100%。城鄉居民?;A養老金標準提高到138元,實現“六連漲”。城鄉低保應保盡保。醫療救助、撫恤補助、災害救濟、慈善資助等救助體系逐步完善。 ■ 社會事業在統籌協調中持續發展 教育強縣創建工作深入推進,新認定示范性幼兒園19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65所,創建“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4所、“鄉村小規模標準化學?!?2所。新改擴建小學幼兒園項目13個,建設校舍面積3.9萬平方米,新增學位2340個?!叭t聯動”改革持續深化,縣總醫院獲評三級綜合醫院。醫?;鸫虬Ц斗绞礁母锫涞匾娦Вh域內就診率達82.9%。 ■ 政府建設在職能轉變中持續加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扎實推進,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逐步規范,95%網上辦事大廳服務事項實現“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