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久違的友人來我家做客,隨身帶來一盒包裝精美的馬蹄酥餅點作禮品。事后,孩子們一人一塊品嘗起來,異口同聲叫道:“香,脆,好吃!”我也漫不經(jīng)心地咬一口,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那么酥軟松脆,那么香甜盈口,又似曾相識的面相味道。驀地,敏感味蕾瞬間把我?guī)Щ氐竭b遠的中學(xué)時代。 記得初三年時,我班的教室被安排在挨近二中后校門的平房里,走下幾步臺階,就是后校門外的街道。正對校門的街道邊上,有一位大嬸在炸油餅,那油餅香飄十里。每天上課時,我們總能聞到那油餅的撲鼻香味。尤其到了上午第四節(jié)課時,我們肚子多餓了,而那香味更像有魔力,挑逗得我們不由自主地深呼吸,不斷地大口大口咽口水,肚子咕嘟咕嘟叫得更響了。放午學(xué)的鐘聲一響,我們就飛下臺階,蜂擁到油餅攤前,眨眼間,油餅就被搶購一空。可像我這樣的農(nóng)村孩子,就只能笑瞇瞇地站在一旁看熱鬧,饞涎欲滴。因為我們沒有零花錢。 可越是囊中羞澀,誘惑越是強烈。那位炸油餅的大嬸很富態(tài),很慈祥,腮邊永遠有兩個深深的酒窩,每炸完一個油餅,油鏟就在平底鍋邊輕柔地敲幾下,似金聲玉應(yīng),格外動聽。終于,有一天,我抵不住誘惑,俯身近前笑著問:“大嬸,這炸的什么餅呀?”“馬蹄酥!”我一聽,愕然了——從沒聽說,怪新鮮的。“能用米或地瓜換購嗎?”“地瓜?不行,”大嬸揚眸,朝我溫和一笑,說,“米,可以的,一斤換四個。”于是,我飛回宿舍,量足半斤米,邊往回跑邊焦急想:“真要買嗎?口糧怎辦呢?”跑到中途,我毅然停下腳步,不敢向前了。 該知道,那時正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連續(xù)三年嚴重自然災(zāi)害時期,全民勒緊褲腰帶度饑荒,糧食奇缺。我每周從家里挑來的米糧地瓜,都是家人吃糠咽菜,從口里摳出來給我的,是定量限額的。半斤米起碼是兩餐多的量。這就是說我要連續(xù)餓兩餐,才能挨到星期六中午,跋涉二十五華里路回到家:這怎么受得住呢? 要說我還是很有口福的。事后沒幾天,我媽和姐來校看望我,算是給進入畢業(yè)班的我的關(guān)心吧,給我多帶幾斤米糧地瓜來。他們知道校門外的那種馬蹄酥很好吃,我愛吃,可是她們也袋無分文,只能用米換購。只見她們嘀咕半天,才決定用半斤米糧去換購。臨了還鄭重其事對我說:“只這一次,以后不可以的。”我當然滿口答應(yīng)。當買到兩個黃燦燦的馬蹄酥時,我喜不自勝,細細地欣賞,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嘗,只覺得酥脆松軟,甜香滿口,難以言喻的美好味道。農(nóng)村的窮孩子,何曾吃過這聞所未聞的美食?至今回想起來,似乎還齒頰留香呢。 據(jù)行家透露,馬蹄酥金貴好吃,名聞遐邇,是因為用料精細,做工考究。該餅點采用上等面粉、赤豆為主料,加果仁作輔料,用糯米發(fā)酵,后混合制成皮面;并用精粉、蜂蜜、豬油、麥芽糖合成制作酥餡;最后用皮面包上酥餡,捏制成馬蹄形狀,經(jīng)過烹炸而成。其特點是:酥、松、軟兼?zhèn)洌⑾恪⑽毒慵选H藗兘o它起個雅號“香餅”。營養(yǎng)豐富,存放長久,是外出容易攜帶的輕便食品,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首選禮物,更是女子坐月子的上佳食品,深受城鄉(xiāng)各色人等喜愛,文人墨客吟詩作賦,贊美有加。清代詩人方王圭有詩云:“乍經(jīng)面起還留跡,不踏花蹄也自香。”這足可說明馬蹄酥的歷史悠久,并受到文章大家的贊賞。 世易時移,今非昔比。如今,經(jīng)濟發(fā)展了,物質(zhì)豐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馬蹄酥花樣翻新,品種繁多,有麻花馬蹄酥,龍須馬蹄酥等等,不一而足;至于其他的食品,更是百花齊放,燦如繁星。今天,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太平盛世,衣食無憂。要品嘗的美食,應(yīng)有盡有,何止馬蹄酥! 小小馬蹄酥,見證著社會的變遷,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