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的仙游縣石蒼鄉五湖村原是省定建檔立卡貧困村,下轄15個村民小組,人口3546人,村民多外出務工。2017年,市自然資源局掛鉤幫扶該村以來,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該村摘掉了貧困村帽子,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摘帽,2018年,村財收入17.43萬元;2019年,村財收入24.55萬元。連日來,該村千畝水稻已收割完成,記者循著淡淡的稻花香,走進美麗的五湖村,破解脫貧密碼。 ■夯實基礎促發展 11月8日中午,記者來到五湖村紅心向陽自然村村民章國偉家采訪。正在做飯的章國偉妻子吳秀珍,打開水龍頭,就著白花花的自來水清洗海鮮。 村干部章鵬程告訴記者,原來村里是分散取水,村民飲水困難。2018年,市自然資源局籌資約30萬元,動工改造紅心向陽自然村安全飲水工程,完成檢測水質、建飲水池、布設安裝水管及水表等,解決了紅心向陽自然村100多戶、500多人飲水安全問題。 走在五湖村院前自然村通往聯二線的村道上,章鵬程告訴記者,原先,這條路寬只有3.5米,不利于運輸車輛通行,市自然資源局籌資30萬元,將路幅拓寬到6.5米,為村里的油茶等經濟作物外銷創造了條件。 2017年以來,市自然資源局將道路硬化和基礎設施建設當作扶貧攻堅的重中之重,積極爭取項目與資金,努力提升掛鉤村基礎設施條件。如今,五湖村考垅到大妹自然村道路和聯二線至上石、下石路基建設已完成,正在全力沖刺通車。 如何讓村民有穩定的收益?市自然資源局想方設法,廣辟財源。2017年3月,籌資27萬余元,在村部樓頂建成投產25千瓦光伏發電組板,實現年增收3萬元;2017年10月,籌資110萬元用于入股仙游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實現每年增收13.2萬元;2018年1月,籌資85萬元入股仙游縣供銷合作社總公司致力鄉村振興,運作時間8年,固定年化收益12%;2017年,籌資35萬元,建成一個油茶基地,占地面積150畝,種植油茶樹12300株,爭取盡早投產產生效益。 2017年至2019年,市自然資源局多方籌集資金882.6萬元,共實施18個項目,已全部完工,主要涉及產業發展、農村道路、飲水安全、村莊環境整治、老人活動中心、平安建設配套等。 該局還發揮自身優勢,為五湖村編制村莊規劃,設計沿街立面景觀改造方案,在保留原有傳統村落風貌的基礎上,改造聯二線沿街建筑立面景觀、設計村道入口景觀,大大提升了村容村貌。 ■確保脫貧不返貧 當天下午,在市自然資源局駐村干部翁金伙的指引下,記者來到建檔立卡貧困戶邱文桂家。聽說來了客人,她女兒邱某遠遠地迎了出來,面色紅潤得讓人想不到她半年前剛因尿毒癥換了腎。此前,多年來沉重的醫療負擔,讓她家因病致貧。 翁金伙駐村后,利用網上眾籌平臺,發動社會各界人士獻愛心,該局干部職工自發為邱某捐款,在該局的帶動下,石蒼鄉黨委政府也發出號召,鄉、村干部紛紛獻愛心捐款,基本解決了邱某的換腎費用。今年4月,她成功換腎,目前正恢復康養。 據了解,該村29戶貧困戶雖已基本脫貧,但市自然資源局堅持摘帽不摘責任,建立返貧監測機制,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易致貧戶以及其他原因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的監測。一旦發現,想方設法幫扶。 鄭仁漢就是其中之一。當天傍晚,記者來到他家時,他剛從福建省紅太陽精品有限公司下班回家,就給自家新房刮膩子裝修。 前些年,鄭仁漢患病無法務工,全家靠妻子打工支撐,還要供養2個孩子上大學,家里一貧如洗。如今,2個兒子相繼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全家衣食無憂。今年,鄭仁漢雖然可以外出務工了,但受疫情影響,他和妻子都找不到工作,呆在家里沒有收入,翁金伙積極聯系福建省紅太陽精品有限公司為其提供了一個工作崗位,每月包吃住,純收入3000多元。 原先,鄭仁漢一家4口擠在5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2017年,市自然資源局積極為其爭取各級造福工程和精準扶貧補助約10萬元,鄭仁漢自籌3萬余元,蓋起了磚混結構的新房。 ■老有所樂夕陽美 村民章明忠領著記者參觀村老年活動中心,只見寬敞明亮的活動中心里配置了電視、樂器等,老人們或圍坐著看電視、喝茶聊天,或一起吹拉彈唱,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五湖村有2800多人常年在外務工,如何讓留守老人老有所樂?2018年,市自然資源局籌資30萬元,對村老年活動中心進行內部裝修及周邊場地硬化,2019年9月完工。緊接著又投入20萬元,建設月潭文化廣場、六角亭、景觀燈等。75歲的村民章亞尾樂呵呵地說:“天黑了,這里可亮堂哩!” 記者返程時,夕陽西下,車行鄉間,在田間稻谷的香氣里,悠閑漫步的村民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陣陣蛙鳴…… ——石蒼鄉五湖村脫貧紀事 |